第1题: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 )的编码。
A.形象
B.抽象
C.视觉
D.听觉
第2题:
关于遗忘,以下哪些是错误的( )。
A.无意义材料较有意义材料易于遗忘
B.抽象材料比形象材料易于遗忘
C.集中学习易于遗忘
D.间隔学习易于遗忘
E.过度学习150%易于遗忘
第3题:
第4题:
遗忘是指()。
第5题:
幼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识记过材料的保持量大于刚识记时的保持量,这种现象叫记忆的()现象。
第6题:
关于记忆的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第7题: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第8题:
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D这种思维方式是()
第9题: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例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可能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第10题:
再认
回忆
恢复
敏感化
第11题:
形象
抽象
视觉
听觉
第12题:
对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只有通过重新学习才能再认或回忆的现象是暂时性遗忘
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过程,贯穿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之中
包括识记、保持和遗忘、回忆和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保持过程体现了人脑对识记材料的主动加工
直观的、形象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的、枯燥的材料识记效果好
第13题:
关于记忆的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过程,贯穿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之中
B.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C.保持过程体现了人脑对识记材料的主动加工
D.对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只有通过重新学习才能再认或回忆的现象是暂时性遗忘
E.直观的、形象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的、枯燥的材料识记效果好
第14题:
第15题:
绘画是使用颜料或其他有色材料在()上创作写实的、想象的事物形象或抽象图案的艺术。
第16题: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的编码。
第17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述评中述和评的结合,可以体现人们如下的认识规律()
第19题:
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牢固,这种想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第20题: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第21题: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第22题:
双重编码理论
深度加工说
图式理论
知识分类学习论
第23题:
发散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直觉思维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