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评析各种不同的教育主、客体论。
第1题:
试比较孟荀教育作用论的异同
孟子和荀子在教育作用论方面的思想不同,孟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存心养性”和“求放心”。荀子则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他们的理论既有不同的地方又有相同的地方。
(1)不同的地方: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孟子的教育作用论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论”基础之上的,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所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一是“存养”这些“善性”,不使其丢失。二是把人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丢失”了的是“善性”找回来,即“求放心”。
荀子孟子的教育作用论是建立在他的“性恶论”基础之上的,认为人是“恶”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将人的“恶性”“化”去,不使其发展,即“化性”,然后通过教育培养起人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善”,即“起伪”。
由于以上的不同,带来了孟子与荀子教育理论上许多不同。如在学习的途径是孟子注重“内求”,荀子注重“外求”;在方法原则方法上孟子强调“深造自得”,荀子强调“积”等等。
(2)相同的地方:两者都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不断地扩大人的“善性”和不断地找回散失的本性,就可以“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不断地“化”去人的先天“恶性”,培养起人类社会的“善性”,就可以实现“涂之人可以为禹”。
略
第2题:
基本理论、发生论、功能论、应用论、比较论和()是民俗宗教论的基本内容。
第3题:
民俗宗教论包括基本理论、发生论、功能论、应用论、比较论和()等。
第4题:
()认为,教育过程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师生双方都有价值需要,彼此互为主客体。
第5题:
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
第6题:
评析贫困文化论。
第7题:
分析和比较“英才教育论”与“大众化教育论”。
第8题:
类型划分
概念界定
田野作业方法
主客体关系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评析“学生特殊客体论”。
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客体,他拥有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观点简称为“学生特殊客体论”。这种观点与教师中心论相比有所进步,但并未脱离教师中心论的窠臼,因为学生尽管具有自觉能动性,尽管是特殊的,但当他被置于客体地位的时候,他的自觉能动性不过表现在怎样做客体方面。
略
第13题:
评析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
第14题:
短论的评析方法有哪些?
第15题:
有关卢棱的理论有()。
第16题:
《痿论》“各以其时受月”指的是()
第17题:
评析文明冲突论。
第18题:
概念界定
类型划分
主客体关系
田野作业方法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
双主体论
主客体转化论
复合主客体论
第22题:
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和五体受病的情况所制定的一种针刺方法
各种痿证,根据脏腑所主季节的不同,有一定好发的季节
肺热依据脏腑所主季节不同而传于不同脏腑发生痿病
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在不同季节独取阳明,治疗五种不同痿病
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