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以“并非甲和乙都是有罪的”和“丙是有罪的”为前提进行推理,()。
第7题:
甲将人打成重伤,侦办此案的人民警察乙与甲恰是好朋友,乙明知甲有罪,但碍于情面,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甲未受追诉。乙构成()。
第8题:
丙实施抢劫犯罪后,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甲滥用职权,让侦办此案的警察乙想办法使丙无罪。乙明知丙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丙未受追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第9题:
丙除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构成伪证罪
乙向丙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丙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丙虽唆使乙毁灭证据,但不能认定为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教唆犯
第10题:
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
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第11题:
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财物。为防止公安人员提取指纹,甲在丙报案前擦掉了两人留在现场的指纹
甲、乙是好友。乙的重大贪污罪行被丙发现。甲是丙的上司,为防止丙作证,将丙派往境外工作
甲得知乙放火致人死亡后未清理现场痕迹,便劝说乙回到现场毁灭证据
甲经过犯罪嫌疑人乙的同意,毁灭了对乙有利的无罪证据
第12题:
因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甲是滥用职权罪的实行犯
因甲居于领导地位,故甲是徇私枉法罪的间接正犯
因甲实施了两个实行行为,故应实行数罪并罚
乙的行为同时触犯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滥用职权罪,但因只有一个行为,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甲的下列哪些行为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不考虑情节)( )
第20题:
甲以伤害故意、乙以杀人故意共同对丙实施暴力导致丙死亡,由于二人主观故意不同,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
乙误认为路边的皮包是他人遗失的,明知真相(皮包是丙的)的甲教唆乙将皮包拿走,甲和乙构成侵占罪的共同犯罪,甲另外构成盗窃罪
甲绑架丙的儿子后向丙勒索巨额财物,得知丙报警后,打算杀死丙的儿子。甲向好友乙述说要杀死丙的儿子的想法,乙遂帮忙掐死了丙的儿子,乙构成绑架罪,适用“杀死被绑架人”的法定刑
乙教唆甲实施抢劫,但甲实施抢劫时,刚好路过的乙发现被劫持者是自己的邻居,遂劝说甲停手,甲不从,将乙打昏后劫得财物,甲成立犯罪既遂,乙成立犯罪中止
第21题:
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
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
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不管甲是绑架未遂、绑架中止还是绑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既遂
第22题:
甲、乙、丙三人都成立代替考试罪
乙组织甲给丙替考,应以组织考试作弊罪论处
甲成立代替考试罪,丙不成立犯罪
乙教唆甲代替丙考试,属于代替考试罪的教唆犯
第23题:
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能必然推出“甲和乙都不是有罪”的结论
能必然推出“甲无罪而乙有罪”的结论
能必然推出“丙有罪,但并非甲和乙都有罪”的结论